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

:::

塑膠

(塑膠)AI功能性塑膠材料辨識分類驗證場域


●服務專線

  1. 江叡涵/經理 電話:03-5915210 信箱:[email protected]
  2. 孫亞君/副研究員 電話:03-5915342 信箱:[email protected]
  3. 賴浩謙/副研究員 電話:03-5914657 信箱:[email protected]

(1)服務項目:

服務項目圖片說明

  1. AI功能性塑膠材料辨識分類服務:提供AI和光譜技術解決方案,準確分類不同塑膠,提升再利用效益。
  2. 智慧分選場域應用與流程導入:協助導入塑膠料源分選場域進行示範驗證。應用光譜分選與AI模型,精準辨識ABS、PS、PP與PET等常見功能性塑膠。
  3. 資料庫建置與比對分析服務:協助建立再生物料客製化光譜資料庫,提供分選系統比對與材料標定服務,提升分類準確度與穩定性,特別針對PET回用料提升再製品一致性品質。
  4. AI 實作與人才培訓服務:透過光譜資料標註、樣品分類與系統操作等完整實作流程課程規劃,培養產業技術人員成為實戰人才。

圖片說明

 

(2)AI人才培訓:

  1. 基礎訓練(共計30小時,可立即提供課程):
  • AI概念導入與產業需求解析(4小時):協助學員建立AI在塑膠回收應用的基本認知。課程從AI技術原理切入,聚焦其於材料辨識與自動分類的實際潛力,結合產線實務與市場趨勢進行需求面分析。透過討論與案例解析,引導學員了解導入AI的效益與挑戰,為後續技術培訓奠定扎實基礎。
  • 再生分選規格與資料擷取技術(6小時):聚焦於智慧分選系統的核心架構設計,課程將教導學員如何建立再生材料分選的技術規格。內容涵蓋光譜與影像等多模態資料的採集與前處理流程,同時介紹分選流程中關鍵的系統校正與品質驗證技術,協助學員掌握資料品質控制原則與系統整合思維。
  • 分選製程AI基礎、AI在生產線上的應用與解說(6小時):以實際產線為場景,解析AI模型的基礎運作方式,並介紹其在分選製程中的典型應用案例。課程將以模擬演練形式進行操作流程示範,使學員理解AI技術如何導入現場、提升分選準確度與效率,並掌握導入流程各階段的注意要點。
  1. 進階訓練(共計30小時,預計115年1月設備升級後開課):
  • 塑膠材料分類可行性分析(6小時):本課程著眼於不同塑膠材質的物理與化學特性,透過實作操作光譜與影像感測設備,進行樣本數據採集與比對分析。學員將學習運用統計與視覺化技術(如PCA主成分分析、群聚分析等),評估分類可行性,同時探討污染物、異材混合等實際干擾因素及其對AI準確度的影響與因應策略。
  • AI分類資料庫建置與模型優化(6小時):引導學員實際建構AI分類資料庫,從資料收集、標註、處理到分類模型的訓練與測試,掌握建立高效AI系統的技術關鍵。學員將學習如何根據材料特性設計資料標準化流程,並實施初步導入與效能驗證。課程亦強調建立持續改善機制,以確保模型長期穩定運行。
  • AI實廠佈建量產演練(16小時):本單元為進階整合應用課程,將引導學員於實際測試場域中進行AI模型佈建與產線驗證。學員將實際參與分類模型的部署作業,包括資料前處理、多模態特徵整合、演算法應用與設備操作,並進行模型優化與性能驗證。課程最終將以模擬量產方式進行完整流程演練,使學員具備獨立執行AI導入與持續調整的實務能力。

(3)國際同步高階設備:
※導入最新一代 AI × LIBS精準辨識技術,全台首創與國際同步高階設備。

  1. 辨識及檢測設備

辨識及檢測設備圖片說明

  1. 產線分選系統及處理設備(預計9月底完成建置)

產線分選系統及處理設備(預計9月底完成建置)圖片說明

(4)預計新增服務或設備:

預計新增服務或設備圖片說明

(5)地點:花蓮吉安/工研院(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四段195號)

(6)服務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不含國定假日)上午09:30 – 11:30 ;13:00 – 16:30

  • 發布日期:2025/04/15
  •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5/23
  • 點閱次數:542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