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曾是一間本土的小型旅行社,如今走到全球化、企業化品牌經營,不僅滿足大眾需求,更積極走向分眾市場,並跨業跨界整合共生,打造出擁有美學品味的生活休閒新典範。
秉持跨界共生思維 樹立旅遊結合文創的新典範
《績優創新企業獎》雄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文/ 姚淑儀
臺灣旅遊業發展有兩個關鍵時刻,一是1987年政府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另一則是緊接於隔年發生的開放旅行業執照申請。兩項重大政策,促使旅遊業務迅速發展,旅行社大幅提升至700 多家,出國觀光人次也從原先的每年50 ~ 60萬人次,翻倍躍升至160 多萬;直到今天,全臺旅行社總數已超過2,600 家,2013 年出國人次更已突破每年1,100 萬。
企業家思維 勇於投資創新躍進
「雄獅旅行社」經營初期即面臨旅遊產業的風起雲湧。當時,臺北商圈大小旅行社林立,一棟辦公大樓中就有數家旅行社,大家侷促其中對門競爭,幾坪大小、幾張桌椅、幾支電話就能接團出國。雄獅旅遊當然也不例外,只是雄獅有著更大企圖。
「企業化、全球化」是董事長王文傑的目標;而這個目標設定得非常早,早在二十年前,雄獅還是一間小小的本土旅行社時。王文傑從多年國際旅遊帶團經驗中發現,歐洲旅遊集團的企業化經營模式,才是旅遊業走出本土經營格局的發展方向,於是小公司卻大動作地引進人資、會計、IT 等專業主管,從成立管理中心著手。
成立管理中心並投資資訊發展,是雄獅相當重要的一個決定,藉此一舉拉大格局與市場定位。為發揮網路效力,雄獅的第一步是企業內部E 化,接著於1997 年全力投入網路事業,1999 年甚至成立網路公司以打破國界限制,使雄獅旅遊朝全球化企業目標邁進。
2002 ~ 2006 年,旗下的網路公司已然蓬勃發展,2007 年,雄獅投入虛實整合,朝門市化邁進。雄獅可說是最早門市化的旅遊品牌,「業界從來沒人做過門市化,我們也是得從頭學起啊!」陳憲祥表示,網路發展旺盛,但雄獅察覺消費者仍高度需要面對面的人性化服務。
從打造忠孝復興旗艦門市開始,雄獅就以形塑高感質的旅遊生活聚合點為目標,並利用顏色、風格與標示的統一規劃在台設點,更進一步創意結合消費者與產業鏈的需求,開發出人文空間、店中店等多元「商空發展」模式,徹底發揮商業空間設計效益,以建構雄獅的企業品牌性格,現已達到全省67 家門市的規模。
引進多元人才 進行混血融合
「關鍵在於人才。」陳憲祥說,雄獅多次組織轉型成功,關鍵都在於堅持專才專用,他表示,臺灣旅遊產業起步階段由於規模較小,許多公司喜歡以「兼著做」的方式做人力資源分配,如會計兼管人事等等,但以企業化經營為目標的雄獅不隨波逐流。
非旅遊業背景出身的專業人才來到雄獅,必先經過融合,直到產生新的混種DNA,才能充分為組織所用。陳憲祥說,雄獅成立二十多年,企業文化已然成形,員工進入企業必然經歷文化衝擊與洗禮,特別是新進中高階主管,因此雄獅會以半年以上的時間,讓這些人員以決策幕僚的身份在集團核心內充分學習,在不直接負責部門管理的情況下累積經驗,待吸納飽足養分後才進入部門,初期仍搭配企畫室共同經營,直到完全融入企業文化,轉化為新的DNA為止。
同時,雄獅積極投資中高階主管進修EMBA,提升個人能力,以及增加人脈與人才庫涵量;而更重要的是,形成主管階層的共同語言,使組織整體呈現以學習為核心的模式,達成融合的最終目的。
為了完成生活價值延伸的願景,雄獅內部組織透過多元人才的組合,除了可縮短企業轉型摸索期,產生更具競爭力的組織,以因應不同市場環境的變化,同時還能經由不同的專業切面,獲得對消費者更全貌的瞭解,提供更貼近需求的服務。再者,透過跨界人才的彼此創意激盪,更能讓組織擁有靈活身段,掌握趨勢,進而拓展新的營運模式,以保持旅遊產業的領先地位。
設計體驗 創造感質
2010年開始,雄獅於產品研發上也同樣經歷了一場轉型,起因仍是網路。「過去在資訊不對稱的時代,旅遊資訊完全掌握在旅遊業者手中,而當網路興起,消費者掌握資訊的能力甚至超越旅遊業者,同時,Web2.0 時代促使消費者樂於分享個人化的行程及獨特體驗,如此一來,傳統旅遊行程自然無法滿足當代消費者需求。」
陳憲祥表示,過去一套旅遊行程推出後,往往引來各家抄襲,而行程設計難以申請專利,很容 易就淪入削價競爭的境地。然而,若能將「體驗」的價值引進產品設計中,就能延伸出無窮的創意行程與規劃,市場差異就出現了。
「旅遊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份,旅行商品也必須從生活出發。」於是雄獅從各種專業達人著手,設計出「跟著達人去旅行」,包括跟著音樂達人、建築達人、美食達人,甚至跟著生態達人去旅行等主題性產品,使不同的消費者、不同的喜好,都能在行程中得到體驗的滿足。
同樣的概念,亦可用來經營客製化旅遊團,站在旅遊專業顧問角度提供不同體驗活動的選項,並保有隨時隨地修改行程的彈性,而這考驗的是集團的整體機動性,以及全球佈局的實力。
在這樣的理念下, 雄獅曾成功推出「Light Taiwan ~ 101 跨年[ 轟] 趴」、「建國100‧ 百人壯遊征服全球」、「環遊世界60 天」、「產品研發創新競賽-美感心旅行」…等行程。未來,雄獅甚至規劃針對個人重要節日推出生日團、金婚團、銀婚團等,朝個人化主題行程努力。
「滿足各種需求」是體驗型商品所強調的重點,一般旅遊行程強調集體需求的滿足,所以帶父母出國的年輕孩子,不能主張自己的喜好,但客製化的體驗型商品,則可讓同一個旅遊團中的每一位消費者都得到滿足。「讓愛看歌劇的去看歌劇,愛購物的去購物,」陳憲祥說,許多攜家帶眷同行出國比賽的高爾夫球團員,就能在打球的同時,安排家人進行各種觀光娛樂,使每個人的需求都被照顧到。
持續演進 提升產業國際地位
行程設計的概念改變了,組織運作也得跟著改變,雄獅因此成立了許多新設單位,如達人部門,專門蒐集國內外各專項達人,目前已擁有超過百位達人資料;社群部門則約有三十人專事經營各種社群。另外,為將社群概念引入旅遊中,雄獅特別設立了講座部門,專門舉辦各種講座,主題不限旅遊,此部門成立三年來已舉辦300 多場收費講座。
「當社群概念進來後,就可分別針對不同社群,如人文、音樂、建築等等,進行分眾傳播、設計不同主題,以吸引分眾出現,長久累積及深耕後就能夠形成對話。」陳憲祥表示,過去若想推廣旅遊產品,很多公司行號根本不讓旅行社進去;現在透過知識化講座的安排,則可深入企業、學校或機構了。
從本土旅行社,到企業化品牌經營,雄獅將旅遊產業由單純帶團出遊、訂票辦證,轉型為營造氛圍感受的體驗型旅遊,更打造出擁有美學品味的生活休閒產業,並於去(2013)年9 月正式掛牌上市。為了將成功經驗複製於全球,雄獅已累積多年能量,而上市之後,更讓雄獅朝著「逐鹿大中華,前進國際舞台」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有了充裕資金就能強化實力,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加速組織發展。」陳憲祥說,想法人人都有,但誰能最快將想法落實,誰就能勝出,「這是一場時間的競賽,上市讓資金到位,目標能夠迅速落實。」陳憲祥說,雄獅歷經多次轉型與學習,從大眾化走到分眾化,更相信未來十年將是社群產業的天下,所有黏著度高且重複度高的專業社群,都是雄獅致力開發與擴充的目標,並不斷推動旅遊產業朝生活產業的目標前進。
感言:雄獅旅行社董事長 王文傑
1985 年,和其他旅行社一樣在老舊大樓中開業,2013 年的今天,雄獅能夠獲得國家產業創新獎的肯定,除了要感謝臺灣給予雄獅的一個安定、滋養環境,更要誠摯的邀請各位一同來看看這個旅遊產業的轉變。用創業家的精神,雄獅走過了臺灣觀光旅遊的三個黃金十年,「創新」、「變革」、「學習」和不斷演化、轉型,雄獅改變了臺灣旅遊產業不合時宜的遊戲規則,建立起獲得廣大旅遊消費者認同的產業標準,近年來更成為中國大陸、日本及歐美同業學習參訪的對象。今天,以觀光產業的一員獲得國家產業創新獎文創育樂組的獎項,和其他產業一同站在這個舞台上,受到政府的肯定,僅表感謝。未來,雄獅仍會以知識力、科技力、文創力為軸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創新、創造、累積能量,在觀光旅遊成為世界顯學的當代,逐鹿大中華、進軍國際舞台,為臺灣打造另一個新的世界級的光亮品牌。
檔案下載
- 第三屆產創獎專輯 鋒芒再現 PDF69.73MB,下載65次
- 發布日期:2020/11/29
- 最後更新時間: 2024/05/06
- 點閱次數: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