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臺灣大學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

臺灣大學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1(組織類)

由於缺乏可行的商業模式,遠距照護服務在臺灣一直無法被順利推廣,然而臺灣大學智慧科技研發中心利用資通訊(ICT)科技整合臺大醫院的醫療服務與資源,創新遠距照護服務的運作模式,至今已經 為1,600 個使用者提供服務,系統使用累積已達139 萬人次,帶領我國遠距照護服務邁向成功的商業化階段。


結合資通訊科技 推動遠距照護商業化

《績優產業創新學術獎》臺灣大學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


文/ 劉麗惠

走進位於臺大醫院一樓的臺灣大學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明亮的空間中,幾個護理人員正在進行交班作業,只是他們沒有逐個病床、逐個病患交接,所有作業都在電腦上完成,因為這裡同時也是臺大 醫院遠距照護中心,主要提供急重症病患回家後的遠距照護服務。

臺大醫院前院長暨臺灣大學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主任陳明豐指出,由臺灣大學與臺大醫院以產學合作模式共同發展出來的遠距照護中心,每天3 班制約10 位醫護人員,利用資通訊科技的智慧化協助, 24 小時不間斷為遠在他方的1,600 個病患提供照護服務,目前已是國內相當成功的遠距照護服務單位。

結合大學與醫院 建立新模式

全球人口老化問題持續嚴重,加上網際網路快速普及,全球醫療機構無不積極利用資通訊科技發展遠距照護的創新服務模式,藉以解決銀髮族照護的相關問題,而醫療服務與資通訊科技都不落人後的臺 灣,在這方面的發展當然也非常快速。

「自2006 年起,臺灣大學與臺大醫院即整合雙方資源,不斷投入技術研發與創新應用,力求發展出一套可行的遠距照護服務模式,造福國人。」陳明豐說,2006 年~ 2009 年期間,臺灣大學與臺大醫 院先後執行國科會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前瞻研究」、衛生署的「生技製藥國家型科技計畫之轉譯醫學研究計畫 」與經濟部的「臺大醫院出院病人遠距醫療照護中心建置計畫」。

臺灣大學與臺大醫院藉由各種政府計畫累積足夠的技術能量之後,為進一步將成果發展成具體應用,讓高度需要照護服務的急重症患者可以受惠於遠距照護服務;得到更好的身心靈照顧,於是臺大醫院 先於2009 年成立遠距照護中心,臺灣大學再於2011 年成立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雙方秉持社會責任的理念,攜手推動遠距照護服務的商業化運作,加速臺灣遠距照護服務應用的成熟,讓國人能盡快 享受遠距照護帶來的方便與好處。

24 小時即時諮詢 護士在你家

藉由整合各方面的研發資源與能量,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成功推動可行的商業模式。陳明豐說,透過即時同步資訊系統,在傳送病患生理資訊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會即時檢視量測資料,由於病人和醫 護人員同時都在資料傳輸線上的兩端,因此醫護人員可以提供病人客製化的照護諮詢,猶如與護理人員共處般的安心。

陳明豐分析,包括心臟血管疾病在內的急重症患者在出院之後,通常需要長期觀察與監控,因此,如果病患在出院之後,醫護人員仍能在遠端提供仿如貼身般的照顧,不僅可以減少病人往返醫院的辛苦 ;降低急重症患者的住院率,紓解臺大醫院病床不夠的問題;同時也對許多有急重症患者的家庭帶來很大的幫助。

「許多家中有急重症患者的家屬,由於必須形影不離地在家照顧病人,因此幾無自己的社交活動可言,包括患者與家屬都陷入重重陰霾中,形成一股無形的壓力。」陳明豐說,而透過遠距照護團隊對患 者家庭的支撐,病人因為在家也能得到如在醫院般的專業照護,備感安心,家屬也可以放鬆心情、放心參與社交,所以,遠距照護不管對個人、家庭或是社會,都帶來很大的助益。

規劃四大策略 實驗室聯手

過去幾年,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之所以能夠快速推動;在短短幾年即建構完成全面遠距照護服務機制,關鍵在於該組織團隊透過資通訊加值服務、遠距居家慢性病照護、臨床決策支援,以及營運企劃 與發展創新這四個實驗室,在四大策略的架構下加速資源整合及創新能量,成功發展出可行的服務模式。

首先,資通訊加值服務實驗室主要由臺大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團隊組成,從最初期發展遠距照護平台,到現在已經進一步投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研究,陳明豐指出,透過此實驗 室的新穎資通訊科技整合醫療照護,臺大醫院遠距醫療中心得以發展出一套完善的居家式整合性遠距醫療健康照護服務模式。

其次,遠距居家慢性病實驗室是以原有的臺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此生活實驗室主要是以病患及其家屬為中心,深入研究遠距照護可以改善的方向與創新 應用的可能性。

遠距居家慢性病實驗室主持人何奕倫指出,進行遠距照護服務時,醫生、護理人員與病患並非集結在同一個場域,如何讓病人在進行照護服務時,擁有良好、貼心的感受,變得相對困難,因此,遠距居 家慢性病實驗室必須不斷模擬研究各種情況,對病人及家屬的感受進行深入了解,然後調整中心的服務方向。

再者,臨床決策支援實驗室主要由臺大醫院資訊室主導,負責串聯醫院其他部門相關資訊系統,建置以病人為中心的資源共享機制。陳明豐強調,藉由臨床決策支援實驗室對醫院內部進行資源整合,才 能整合患者在各科別看診的資料,如此遠距照護中心就能據以提供最即時且適切的服務。

最後,營運企劃與發展創新實驗室是由臺灣大學工商管理系暨商學研究所團隊組成,主要工作在於與其他三個實驗室進行橫向溝通,從管理創新角度協助組織發展創新營運模式。遠距照護的成型有賴可 行的商業模式,因此必須仰賴臺灣大學管理學院所提供的知識,這對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的長遠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策略。

跨界合作 擴展遠距照護應用

繼在院內成功發展出遠距照護服務,智慧科技健康研發中心現今更透過與社區及產業的合作,希望發展更多創新商業模式及深耕遠距照護技術。何奕倫指出,在與社區合作方面,目前研發中心已進一步 與臺北市木柵區忠順里進行合作,希望可以將臺大醫院的遠距照護服務延伸至社區,為亞健康與健康的老人提供照護服務。亞健康是指臨床上無症狀,但是有潛在的發病傾向,即生理與心理機能減退, 但還不到疾病的過渡狀態。

何奕倫強調,研發中心的遠距照護服務一開始以急重症患者為主,未來如果要從急重症患者的照護服務跨向健康者的照護服務,由於照護健康者所需的技術難度較低,因此執行上也較容易成功。相信未 來民眾若能大幅接受預防醫學的觀念;不再等到生病才看醫生,就會有更多人開始採用臺大醫院的遠距照護服務。

在與產業界的合作上,研發中心正與多家高科技廠商合作,力求發展更多具競爭力的遠距照護創新技術與產品,並促成我國資通訊產業順利切入全球遠距照護市場,例如,與廣達電腦合作成立「臺大醫 院廣達醫材研發中心」,進行為期一年試驗,共同研發遠距照護尖端產品。另外,也與華碩電腦、信邦電子及數碼醫療合作,將生醫感測器與積體電路整合於一微晶片中,以超低電能消耗及無電池應用 為訴求,研發低價、可靠的生醫感測積體電路。

遠距照護概念發展多年,但是因為可行的商業模式難以建立、民眾對遠距照護的信賴度不夠,使得臺灣遠距照護產業的發展一直相當緩慢,如今,臺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從最需要照護的重症病人出發, 逐步推廣,成功為臺灣遠距照護產業開啟一條康莊大道。

 

感言:臺灣大學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主任 陳明豐

感謝經濟部頒發這個獎項給臺灣大學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這獎項對於我們在遠距照護服務的努力,有很大的肯定與鼓舞。

研發中心成立於2011 年6 月,整合臺灣大學相關學院的研發資源,進行健康智慧化相關科技之研究。期許能以臺灣大學在學界的領導地位,融合醫療、資通訊、管理等多面向,進行遠距照護產業的創新 發展。

研發中心致力於我國遠距照護產業的創新發展,成功吸引電子大廠投資遠距照護領域,帶動智慧行動醫療電子裝置發展,包括分別與聯發科和廣達成立創新醫電中心。在國際合作上,與Harvard Medical School 及Intel 持續合作計畫,以臺灣醫療業、資通訊產業、與半導體產業之優勢,建立遠距照護領域於國際間之領導地位。

最後,要感謝政府對遠距照護領域的長期支持與推動,過去多年來經濟部科專計畫支持臺大醫院心臟衰竭中心的研發,累積遠距照護的經驗,成為本研發中心的良好基礎。

檔案下載

  • 第三屆產創獎專輯 鋒芒再現 PDF69.73MB,下載41次
  • 發布日期:2021/08/23
  • 最後更新時間: 2024/05/06
  • 點閱次數:62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