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陳政興 總經理

均豪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與客戶共同合作,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就是創新過程的實現。」

均豪精密 總經理 陳政興

均豪精密是國內知名的電子設備製造業者,公司成立41 年來,在半導體、平面顯示器以及自動化設備方面累積豐富經驗。因應工業4.0 的起飛,均豪進一步結合智慧元素,創新開發均豪智慧機械平台,以服務更廣泛的產業客戶。透過建構軟硬體技術,提供從點、線到面的完整服務,均豪正從單純的設備製造商轉型為智慧製造解決方案供應商。

 

延續設備商優勢 期許成為智慧製造領航者

績優創新企業-一般企業組-均豪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均豪精密成立於1978 年,適逢臺灣半導體產業開始萌芽,公司初期是以精密加工、封裝模具起家。之後,因應市場發展與客戶需求,進而協助客戶開發封裝相關設備,開啟了公司踏入電子設備產業的扉頁。

均豪的成長軌跡印證了臺灣科技產業的發展歷程。從封裝模具、封裝製程設備、自動化設備,到2002年起跨足顯示設備,以因應平面顯示產業蓬勃發展帶動的設備自製化需求,均豪透過合併、深耕研發、人才培育、與國外領先業者技術合作等各種方式,建構了包括研磨、濕製程、AOI( 自動光學檢測)、貼合及撕膜、精密取放、精密模具、雷射、以及智能自動化等八大核心技術,並與時俱進地持續投入新產品研發。

近來工業4.0 掀起智慧製造風潮,均豪其實已於數年前展開佈署,透過整合多年來在顯示器、半導體、太陽能等產業推動自動化系統與智慧製造的經驗,將設備和流程以科技方式串聯,至今已獲得顯著成果,均豪將以此為基礎,打造公司的下一波成長契機,以實現其成為智慧製造領航者的目標。

跨入新領域 降低營運風險

「41 年來的經驗累積與淬鍊,是一步一腳印累積創新能量的過程,」均豪精密總經理陳政興回顧公司的發展歷程時,「均豪之所以能夠推陳出新跟緊產業發展的腳步,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實力與規模,關鍵在於對市場發展以及客戶需求的瞭解,才能在激烈的產業環境中站穩根基。」

不過,如同科技產業的起伏波動,均豪的發展也曾有顛簸。公司的第一次危機發生在2000年,在網路泡沫衝擊下,營運資金緊縮,處境艱困,「我們當時常說,半導體產業就是公司倒一半的產業,」陳政興開玩笑說著。

危機之後,均豪迎來第一次轉型契機。2002年,透過合併華東半導體取得的封裝前段設備技術,能夠與均豪既有的後段製程互補,再加上資金挹注,使均豪又獲得了重生。不過,體認到降低營運風險的必要性,均豪開始思考開拓半導體產業以外市場的可能性。

當時正是政府推動兩兆雙星產業,平面顯示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時刻。配合政府推動的顯示設備國產化政策,均豪抓住契機,與友達、奇美等業者合作,跨入新領域、開發新技術,並於2006 年合併群錄自動化公司。

「我們是從自動化、檢測設備開始切入顯示產業。在對製程有更深入的瞭解後,從2007 年起,因應客戶要求,開發了Array、Cell、尤其是Cell 後段設備,為日後十年的成長奠定了重要基礎。」陳政興說。

2008 年的金融海嘯雖使國內顯示產業受到嚴重衝擊,但由於中國開始興建面板廠,均豪也掌握了這波商機,一直到現在,當初開發的製程設備目前仍是主力銷售的產品。

陳政興強調,「隨著製程技術持續更新,我們也需要不斷投入研發創新,才能以優異的性價比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而技術的創新,不可能僅靠自己,與客戶共同開發,或是申請科專計畫支援、人才培育等,我們才能持續開發出跨領域的各項技術。」

導入智慧元素 提升附加價值

至於智慧製造的策略佈局,則是從2015年開始。陳政興表示,「我在2015 年參加工業局舉辦的參訪團到西門子參觀,見識到智慧製造的精髓,便開始構思均豪在4.0 趨勢中可扮演的角色,要加入哪些元素,才能讓設備更智慧化。」

針對工業4.0的重要關鍵──提升設備保養維護的效率,陳政興的推動下,均豪著手開發智慧診斷預防維護系統(Intelligent Diagnosis Maintenance System ,IDMS)。

「透過安裝感測器收集機台資料,可得知生產產品的品質以及機器的健康狀態,如此能實現預先告知功能,讓客戶可從容地進行事先的排程規劃,這是此系統能為客戶帶來的重要價值,」陳政興進一步說明,「原本,我們要將此系統整合進我們的設備中,做為加值功能,但推出後,廣受客戶歡迎,認為可用來協助其舊產線進行升級,因此,我們便把IDMS 設計為一個外掛解決方案,以服務更多的客戶。」

以此為基礎,後來又再納入智慧物流系統、機器人彈性加工系統,並結合運用機器學習技術開發的預測保養、派車最佳化路徑、以及3D 最佳化加工路徑等多種演算法與軟體,均豪現已建構出一整套的「智慧機械平台」。

基於此平台,以及在自動化領域累積超過20年的經驗,均豪開發的自動無人車,可為許多產業客戶解決物料搬送問題,克服產業少子化所帶來的缺工窘境。此外,3D 線上加工系統,則適用於水五金、高爾夫球頭等複雜形狀零件的加工,透過結合實作經驗與科技,可自動算出最佳加工路徑。

要打造完整的智慧製造服務,還需把智慧機械平台與上層的MES/ERP 系統結合。因此,均豪積極與相關業者共組策略聯盟,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此外,均豪還建置了50 坪的驗證場域,開放業者參訪,特別是亟需數位轉型的傳產與中小企業,讓大家能從實際的運作展示中,眼見為憑,擷取所需的智慧元素。

掌握領域知識 切中客戶需求

在推廣智慧機械平台的過程中,均豪接觸了半導體、顯示產業之外的業者,包括工具機、鞋業等,與不同產業產生連結,不過,他坦言,「不是每家業者都適合直接跨入工業4.0,應該考量己自己的條件,在2.0、2.5 或3.0 等不同階段中,找到最適化的作法。」

在導入智慧製造的過程中, 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 非常重要,均豪對此非常有信心,「均豪是從設備起家,瞭解生產線,因此在推動智慧製造服務時,更容易接地氣,瞭解客戶的痛點,相較於其他業者,這是均豪從設備商切入的獨特優勢。」陳政興說。

「智慧製造最關鍵的數據在生產線上,就像油井一樣有待挖掘。因此,客戶關係非常重要,客戶信任我們,願意與我們合作,我們就能掌握更多數據,累積領域知識,並讓專家系統更為豐富。」陳政興補充說道。

均豪看到了傳統中小企業亟需解決的技術升級與缺工挑戰,而這些業者則是,看到了均豪所擁有服務高科技產業的豐富經驗,這正是他們所需要的。均豪積極展開異業跨領域的技術整合交流,進而為公司帶來了新的成長契機,「不過,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如何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來協助他們進行數位轉型,這將是我們努力發展的方向。」陳政興說。

舉例來說,國外某鞋業品牌與均豪建立自動化策略夥伴關係。陳政興說明,「鞋業的自動化程度仍然很低,大量依靠人力,即使過去把工廠移到中國、現在移到越南,但長久之計,還是要自動化升級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均豪在高科技產業累積的經驗,可以協助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

「在這過程中,我們與客戶共同合作,為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其實這就是創新過程的實現。過去,我們藉由服務世界級的半導體客戶,來加速我們的創新腳步,因為能解決世界級客戶的問題,技術便一定是走在最前面。現在,我們透過智慧機械平台,能夠把此技術擴展到更廣大的產業。對我們來說,不僅擴展了視野,還能更精進提升我們的實力。」陳政興說。

新舊人才融合 深耕智慧製造

在投入智慧機械平台的創新過程中,由於涉及大量的數據分析,因此便更進一步結合近來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並參與清華大學執行科技部RAISE 計畫,招募AI 博士人才,「創新需要新的人才,我們已建立了平台,能夠吸引優秀人才加入,並建立更多元的技術團隊,這是公司近三年來的最新發展。」陳政興說。

雖然新人才為公司的研發創新注入活水,但相對的,均豪也須面臨公司內部人才轉型的挑戰。陳政興表示,「在組織成長與成功轉型之前,員工的能力要先提升才有可能,否則動能不足,只能留在原地不動。」

因應工業4.0的趨勢與需求,人才是均豪最大的挑戰。一方面須設法讓新進的AI 演算法、軟體人才與既有的資深設備開發成員融合,建立新的團隊;另一方面,均豪透過教育訓練,轉換既有員工的思維。因此,均豪在公司內部成立AI學院,高階主管全員參加,學習新的科技,務使所有成員能在此過程中共同學習成長。

我們的公司文化:團隊、創新、責任、學習。強調以人為本,團隊精神是重要的一環。我們在過去曾經歷兩次大型合併,在企業文化融合方面已有經驗,所以,大家也都能形成共識,朝正確的方向努力。」陳政興說。

觀察到產業競爭已進入新格局,過去僅需專注於單一產業的黃金期已過,因此,均豪早在數年前就已未雨綢繆地積極轉型。陳政興表示,「轉型無法一步到位,需要有策略,慢慢地調整,因此公司必須在營運穩健時提早創新佈局,才能永續經營。」

隨著三年來在智慧製造的投入已展現成果,展望未來,均豪將持續強化軟硬體整合能力,期許自己能從單純的設備製造者,轉型為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未來,更將進一步拓展平台整合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 營運模式的可能性。

「我們正以智慧機械平台為基礎,與合作夥伴攜手,打造虛擬聯盟,以提供從點、線、到面的不同服務內容,來滿足客戶對智動化的不同需求。未來的世界不再是靠單打獨鬥,我們要以團體戰贏得勝利,透過提供整合式解決方案來推動公司的營運再上層樓。」對於均豪的未來,陳政興充滿信心。

感言:均豪精密 總經理 陳政興

感謝委員們的肯定,獲頒第6 屆「國家產業創新獎」是對本公司組織團隊努力最大的鼓勵。

加入均豪轉眼邁入16 個年頭。回首過往歷經金融海嘯的摧殘,過程中有歡笑有淚水。公司經營陷入困境,力求轉型的艱辛,或大步成長,屢創佳績的耀眼時刻,全賴同仁們不離不棄、奮發圖強、努力不懈,及政府主管機關、銀行團隊、客戶、供應商、策略合作夥伴們一路給予我們支持,讓均豪順利度過種種難關,繼續在智慧機械領域發光發熱。

公司發展進入第四十一年,緬懷創辦人親手種下名為均豪的幼苗,也感謝歷任主管、所有均豪人篳路藍縷,將一棵小樹苗灌溉成長、茁壯。懷抱感恩的心,深深感念一路有您的伴隨和扶持,讓我們加深合作的力道,齊力開展均豪另一個璀璨的榮光。

  • 發布日期:2023/07/06
  • 最後更新時間: 2024/04/29
  • 點閱次數:34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