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高淑怡 處長

高淑怡

「在沒到終點、在你還沒有盡過所有努力以前,不要輕言放棄!」

瑞昱半導體 處長 高淑怡

做為瑞昱半導體第一位「設計流程開發」工程師,高淑怡的任務是找到問題,然後解決它!IC設計是一個需要不斷跟著產品規格前進的產業,除了持續開發新進技術,還必須打破既有思維,從設計流程的創新切入,才能保持領先競爭對手。從僅有一個人的單位到百人的大團隊,高淑怡20 年來不斷革新設計流程,建置新的做事方法與規則,發掘IC 設計更多的可能性。

 

開發更完整的IC設計流程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創新菁英-女傑組
高淑怡 處長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


電腦裡的「螃蟹卡」風靡電腦玩家多年。網路、音效介面卡上印有寫著「RMC」字樣的螃蟹圖案,這正是瑞昱半導體的商標。除了在Windows桌機和筆電的音效卡領域佔有半壁江山外,瑞昱半導體如今更是全球十大無晶圓IC(積體電路)供應廠之一,也是臺灣第三大IC 設計公司。近年,瑞昱因網通、多媒體、電腦週邊各產品的研發極具市場競爭力,出貨持續暢旺、屢屢繳出亮麗成績。

隨著科技進步,晶片規格要求愈趨複雜,現在的晶片開發,可能是由分佈在全球百人以上的團隊耗時六個月以上的時間,共同合作寫出數百萬行設計規格才得以完成一顆晶片的龐大工程。於是,如何將設計流程精進改良,用程式輔助工程師有效進行設計作業,儼然成為IC 設計產業過去20 年來的關鍵競爭力。

今年的國家產業創新獎「創新菁英」得主高淑怡,是瑞昱半導體首位IC設計流程開發工程師,自投入IC設計產業20 年以來,她不斷以創新思維革新設計流程。

負責「設計流程開發」公司第一人

IC設計可以說是推動科技進步的源頭,手機越來越輕薄,智慧螢幕甚至可以做到折疊、大小自如的效果;智慧電視的發展同樣令人驚艷,從3D 到2K (FHD) 到4K (UHD) 到8K;家庭劇院的音效更是直逼劇院等級。生活中常見的電子用品,亦不斷在追求高功效、低耗能,而這一切的開端,最重要的推手就是「IC 設計」。

20年前,瑞昱半導體研發中心處長高淑怡,從交大資訊科學所畢業後,就隨即到瑞昱半導體服務至今。「當時面試我的長官說,我們是一間IC 設計公司,只要是IC 設計內需要解決的問題,都可以是妳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內容介紹非常吸引高淑怡,「聽起來就是沒有標準答案,我喜歡這種很有挑戰性的工作!」

高淑怡從小看著家中大人做生意,大學時期就開始打工一肩扛起自己的學費與生活費,並且同時協助家中生意轉型。透過這些經驗,高淑怡發現自己對於如何「發掘問題,解決問題」抱持著濃厚的興趣。所以,當她一來到瑞昱,便義無反顧擔負起全公司第一位「設計流程開發」工程師的職責與挑戰。

「公司賦予我這樣的責任,我就得想辦法看看有什麼問題需要我幫忙的,我就和大家聊天、溝通,尋找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建立自己的credit ( 信譽)。」剛進公司的高淑怡便努力為自己找尋各種任務與解決問題的機會。

僅靠一本書 獨力打造資料庫

做為負責公司IC設計流程開發的頭號員工,高淑怡與團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入外部設計流程的資源與軟體。引進之後,緊接著要在公司建立一套符合內部產品屬性與作業習慣的設計流程。一旦發現既有的外部設計流程中有缺口或者待補足之處,高淑怡就必須帶領團隊著手研發內部軟體,補足現有程式的不足。

高淑怡到公司後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獨力建置一個公司歷年來所有產品量產光罩資訊的資料庫。當時在沒有任何經驗的狀況下,她僅花費一本參考書籍的費用,自己鑽研學習並獨立完成規劃設計。除了實現應有功能之外,高淑怡也一併思考如何讓資料量精簡。最後順利完成任務,而且僅需一個軟碟片的容量,即能儲存公司從1987 年開始經營至1999 年的所有資料。如今20 年過去,這個系統仍然持續使用中。

「這些設計流程,在執行面牽涉到產品線、事業單位與各支援單位的做事習慣,甚至專案的屬性都要納入考量,有些專案很複雜,有些專案很精簡,」瑞昱半導體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林盈熙強調,「一個好的設計流程必須能夠發揮全面效益,挑戰性很高。」

帶領高淑怡多年的林盈熙副總表示,「和高淑怡合作,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她紮實的專業能力,還有她處理事情的高度細膩、執行力與創新能力。」

絕不放棄 突破「不可能任務」的限制

2012年時,高淑怡以細膩精準的創新與執行力,為公司解決一樁燃眉之急的狀況。當時因為客戶需要,瑞昱需要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把一顆IC做出來,「我們算過,如果是以我們當時的人員編制和人力來看,人力可能要兩倍以上,才有機會在期限內完成任務。」林盈熙副總形容當時的狀況為「不可能的任務」。

然而這個「不可能的任務」一定得完成,因為這是瑞昱與這位大客戶的第一次合作,也是當時公司最大的一個設計案。「在還沒到終點、在你還沒有盡過所有努力以前,不要輕言放棄!」面對這個「不可能」卻「極為重要」的任務,高淑怡一直在思索著,「在時間還沒到以前,還有什麼可以做的,我都要去做,這樣就會有機會!」

乍然間,始終不肯放棄的高淑怡靈機一動,「機器不需要休息,或許我們下班的時候,可以選擇讓電腦自動化幫我們做很多事情。」

然而,那時團隊只剩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得把設計送到晶圓廠。對高淑怡團隊而言,這意味從發想、測試到落實,只有一兩天的時間去確認新流程的可行性。在不能出錯的高度壓力下,高淑怡與團隊不負眾望成功達陣,在短時間內落實創新,協助組織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圓滿幫助公司解決難題!

累積小創新 促成大策略

如何與團隊持續共同創新?高淑怡認為從平常點點滴滴的累積,由小創新開始做起是重要的關鍵。「我們平常就有在做一些規劃,所以在緊急的時候,能夠把一些東西很快地拼湊起來。」針對上述的案例,高淑怡表示,團隊之所以可以短時間成功達陣,是因為平時早有準備,及早去檢視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需求,而預先準備用得上的工具。

高淑怡更經常提醒同仁不要小看每一項小創新,因為,即使這個創新的方法只節省了使用者一分鐘的時間,但將這一分鐘去乘以一百位使用者、每年一百個專案,這個小創新就會有萬分的好處。舉例來說,若是產品因為創新的方法而節省耗電1瓦,以瑞昱產品動輒超過數億顆的出貨量,一年就能節能數十億度電力,超過核電廠一年的發電量約96 億度電的十分之一,成效十分驚人。

串連團隊的小創新與公司大策略,是高淑怡的強項。「我最佩服淑怡的地方,是她非常重視細節與後續的追蹤,一般重視細節的人,可能會喪失了一些高度跟廣度,可是她並沒有,」與高淑怡合作超過五年的副處長李日農說,「淑怡非常了解公司的真正需求與先後順序,會幫助團隊調配資源,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

目前,高淑怡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協助團隊利用有限資源為公司創造最大利益,並且讓團隊的價值被看到。從最初僅有一個人,到今日帶領一百多人的跨國團隊,喜歡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高淑怡強調,「感謝我們有一個好的團隊,讓我更有信心去解決更多的問題,將不可能化為可能!」

感言:瑞昱半導體 處長 高淑怡

首先,要感謝瑞昱半導體葉董事長、邱總經理、林盈熙副總以及各級長官的提攜與指導,您們的信任與支持,是我一直以來成長與堅持的動力。非常幸運能在瑞昱這個「自信信人」的企業文化中學習與發揮,所以自己也秉持這份精神與團隊夥伴一同努力貢獻。

另外,我也要感謝團隊中的夥伴們。有這一群在工作上互相扶持成長的好夥伴,才讓我有勇氣不斷迎接挑戰、努力向前。也因為團隊夥伴們的努力與合作,我們才能屢次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一次又一次的將不可能化為可能。

最後,非常感謝主辦單位與評審們所給予的肯定。今日我所有的成就都是來自於長官們的信任、支持以及團隊夥伴們的共同努力。在此,僅將這份榮耀獻給我在瑞昱半導體的各級長官以及團隊的所有夥伴們!

  • 發布日期:2023/07/11
  • 最後更新時間: 2024/04/29
  • 點閱次數:242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