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錼創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錼創科技

錼創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績優創新企業-一般企業組


掌握Micro LED關鍵技術 產業新星躍升

螢幕可彎曲、可捲軸、低耗能、高亮度、高解析度、反應速度快、可靠穩定是Micro LED的產品優勢,也因此創造了影像顯示的無限使用想像,促使全球都在積極發展技術中,而錼創則在2017年成功向世人展示可操作的全彩Micro LED顯示器,驚豔全球。

影像顯示產業是臺灣政府在2002年推動兩兆雙星計畫的其中一兆產業,曾經繁榮一時,但2010年後,全球經濟環境丕變,中國面板廠挾帶政府龐大資源助攻,強勢搶占TFT 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全球市場,加上臺灣錯過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最佳發展時機,促使這個一兆產業漸漸失去光環。

但產業不想倒,政府想扶持,於是產官學紛紛開始思索下一個機會點為何?Micro LED(微發光二極體)就是其中一個答案,可望成為翻轉臺灣影像顯示產業劣勢的關鍵性產品。

當時,全球對Micro LED的技術掌握度都還很低,臺灣產學研界沒有經驗可學,都只能從零發展起。工業研究院仰仗政府支持投注極大心力進行研究,並陸續端出相當不錯的成果。

鏡頭再拉到產業界,2016年成立的錼創也在獨力奮戰中,由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允立帶領著一支平均年齡約31歲的年輕團隊,衝破一道道技術與募資難關,逐步成為全球Micro LED領導廠商,並打造出全球第一條Micro LED產線,未來發展備受各界關注。

簡單來看,Micro LED就是將LED(發光二極體)結構微型化,並移除LED原有的封裝與基板,促使LED的尺寸可從約1mm(公釐)縮小到50μm(微米)以下,這在10年前,還是一個極高難度的科技發展,全球都在積極開發。

而錼創卻在短短幾年,靠著創新與苦幹精神,領先市場,掌握了PixeLED的Micro LED製作技術,及SMAR.Tech的Micro LED缺陷修補技術,讓Micro LED除了可運用在傳統顯示器的優化提升之外,還可提供許多創新的顯示科技應用,外界將錼創的技術視為終極顯示技術。

這其中一大里程碑是,2017年錼創在臺灣半導體展中,首次公開展示可操作的全彩Micro LED顯示器,除了向外界展現出Micro LED做為顯示器的可能性,也讓臺灣顯示器產業真正看見未來發展契機。

拓展三大應用面 獲大廠肯定

事實上,在成功掌握Micro LED製程技術後,如何拓展運用層面;如何創造商業價值,這兩項問題是錼創近年來主要努力目標,而市場敏感度高、腦袋動得快的李允立很快就理出錼創3大發展方向,並依據驅動方式與應用需求的不同,分出3個研發團隊支撐著3面向的技術發展與生產,包括:Micro LED on TFT-LTPS(低溫多晶矽液晶顯示器)、Micro LED on PCB(印刷電路版)、Micro LED on 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Micro LED on TFT-LTPS是錼創目前的生產主力,約占整體生產比重50%,這是以主動顯示技術(Active Matrix)為主體,若基板使用玻璃材質,可呈現透明顯示;若使用塑膠軟板,則可以撓曲或卷起來,讓顯示器的使用充滿想像空間。

這項技術除了可運用於各類電子消費性產品之外,錼創也已經和世界知名廠洽談合作,讓傳統車用顯示器打破經濟切割的方形尺寸,車內顯示器將可一體成型設計,更顯現流線與時尚,尤其電動車市場愈趨蓬勃發展,更加深錼創往車用市場推進的信心。

看準市場發展機會,錼創也正在推動成立車用影像晶片與智慧座艙顯示模組產業聯盟,將打造車輛智慧化的的關鍵技術,期盼成為市場規格制定者。

Micro LED on PCB, 這項技術主要使用於大型看板或電視螢幕等相關產品,約佔錼創整體產量的25%。

由於傳統LED顯示器的畫面顆粒尺寸偏大,一般人觀影距離通常須拉到4公尺以上,才不會看見畫面上的巨大顆粒。錼創則運用獨創的PixeLED Matrix技術,結合成熟的表面黏著技術製程打件於PCB上,製作出可拼接、無邊界的5吋顯示模組,畫面細緻、亮度高。

對此,李允立補充指出,大尺寸LED市場不會太大,卻一定不會消失,市場需求會一直存在,因此,這將是錼創未來將持續發展的技術面向。

Micro LED on CMOS,這項技術同樣約佔錼創整體產量的25%,主要因應元宇宙時代來臨,當各界都還在思索怎麼做才能獲得最大經濟效益時,「錼創已決定要做元宇宙的兩個眼睛,」李允立指出,AR眼鏡是現今市場當紅產品,但不管出產自哪家公司,其共同訴求都是要輕薄、省能、展現高效率。

透過技術研發,錼創已將Micro LED顯示器結合CMOS背板,並把晶粒尺寸微縮到2.5微米以下,以極高的排列密度,做出小於0.5吋、擁有超高亮度與解析度的微小顯示器,整體重量僅有0.84公克,可做為AR應用的強光源顯示器,讓大多數的AR終端產品呈現出令人讚嘆之視覺感受。

對此,李允立坦言,之前他還很不看好元宇宙市場,「總認為這還是好遙遠以後的議題。」沒想到這兩年來,元宇宙飛快發展,大家都需要視野更美、更亮的顯示器來提升裝置賣點,也因此為錼創帶來了新商機。

掌握巨量處理技術 建構產業鏈

成立至今7年以來,錼創不斷因應市場需求與變化,推進頂尖技術發展,外界不免好奇其成功關鍵為何?掌握Micro LED的巨量處理技術是其中重要答案,包括巨量轉移、巨量檢查、巨量測試、巨量修復等技術。談起這些得之不易的成果,李允立僅笑說:「就是一個製程改變,創造了成功。」一句話說得輕鬆,過程卻是歷經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領先市場,突破巨量處理技術瓶頸後,錼創的Micro LED晶片良率不斷提升,目前已可達99.9%,晶圓使用率亦大於80%。因良率提升,獲得電視大廠的訂單。

但晶片要如何發光?這個問題也讓李允立與錼創研發團隊苦惱了許久,沒想到某天因為李允立在購物網站買了一支智慧型運動手環,突然促發他的靈感,他請反向工程公司幫他拆解運動手環,再把手環內的電路放到錼創自製晶片上,「果真就亮了起來,我們像在開獎一樣,找到了關鍵。」李允立笑說。

一步步墊高技術含量,錼創幾乎從頭到尾都自己完成所有研發工作,就連晶片都自己做,李允立笑說:「起初我們也想找人合作,但當時臺灣就是沒人做,我們只能統統自己做。」回想起當初創業的勇敢,李允立坦言是有點冒險,「但我們心中都覺得應該做得成。」

勇氣帶來了成功,雖然過去靠自己也能成事,但現在李允立認為,若想長遠、擴大發展Micro LED產業,臺灣一定要建構出完整的產業鏈,而錼創正朝向這個目標努力,希望串連面板、代工廠、材料商、設備商等上、下游產業共同投入,以加速面板業進入次世代Micro LED開發與生產。

建置Micro LED產線 全球第一條

因為沒有人做,所以剛開始統統自己做,目前錼創已經完全掌握Micro LED製程的一條龍作業關鍵技術,這也是錼創的價值所在。

看準錼創的技術能力,後來客戶又告訴錼創:「你要有產線,我們才能合作。」於是在市場驅動下,錼創又開始向外募資、招兵買馬,2019年,終於在竹南廠建置出全球第一條Micro LED產線,展現出國際競爭力。

對此,李允立直說:「那又是一段辛苦的過程。」技術背景出身的他對建廠一事毫無概念,當時他特地找來在台積電有14年製造經驗的副總經理王俊雄,「他連閘門要用什麼等級都很講究,」李允立笑說,當王俊雄問他這個問題時,他才知道原來自動閘門還分等級,最後便採用與台積電相同規格的設備。

如同前述,李允立認為,臺灣想長遠發展Micro LED產業,絕對不能只有錼創一家企業在做,因此,現在錼創正善用其技術專業,透過整廠輸出方式,協助臺灣其他面板廠建置Micro LED產線,藉此共同促進產業升級轉型,錼創預估未來Micro LED產值將可達40億美金(約新臺幣1,200億元),亦可為臺灣現有15萬名面板相關人員提供成長機會。

從教職到創業 成就人生夢想

從學術界轉戰產業界,再投入創業,李允立帶領錼創團隊一步步朝夢想前進。當他決定辭掉人人稱羨的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職工作時,那時同樣是大學教授的父親還特地設宴,找了一堆長輩來勸阻他,可是李允立意志堅定,很想到產業界闖一闖,最後父親自然阻止不了他。

李允立先投身產業界,後來因緣際會下創了業,曾當過學者的他認為,技術開發就像跟一群夥伴在解一道道的研究題目,「很燒腦,也很有趣,」李允立笑說他一直很享受投入研發、解題、突破技術的過程,而他的教師經驗也多少發揮在帶領團隊上,促使這支年輕部隊,能在短短7年內就搶下一座灘頭堡,成為第一家在創新板上市的企業。

面對未來,除了上述的汽車大廠之外,錼創也已經陸續獲得與世界一流企業的合作機會,進行技術與產品開發。雖然錼創現有技術已可滿足大部份市場需求,「但每個技術都沒有停止的那一天,」李允立指出,錼創將繼續努力研發,並將關鍵技術商品化,期盼實現顯示器無所不在的願景。

品牌秘笈

  • ● 掌握關鍵技術與專利: 錼創在Micro LED領域佈局完整, 擁有PixeLED與SMAR.Tech的專利技術,打造4535ppi(Pixels Per Inch,每英寸像素)單片全彩Micro LED顯示器,用於AR領域。
  • ● 掌握巨量處理技術:包括巨量轉移、巨量檢查、巨量測試、巨量修復等,在大尺寸LED取得技術優勢。
  • ● 擴充應用範圍:展現絕佳技術力與業務力,促使汽車大廠、AI業者都成為合作夥伴,共同開創技術發展新紀元,加速AI產業化在全球實踐。
  • ● 團隊作戰:錼創除了在企業內部擁有一群研發菁英,外部則藉由協助臺灣建置完整產業鏈,以擴大加深Micro LED產業價值。

得獎感言-錼創顯示科技(股)公司 李允立 董事長

非常榮幸獲得經濟部產業創新獎的殊榮,這是在國家產業發展比賽項目中的最高等級獎項且競爭激烈,對於錼創來說是一項極高的榮譽與肯定。自2014年創立以來,錼創專注發展MicroLED的全面性解決方案,一路走來備受國內外肯定與關注,於2019年建立世界第一條生產線,2020年獲得美國顯示器協會頒布的特殊貢獻獎,並於2022年成為臺灣創新版第一家上市公司,篳路襤褸。很高興我們仍舊不畏風雨的前進,成為臺灣MicroLED產業界的破風手。謝謝。

檔案下載

  • 第八屆產創獎專輯 更新最終版 PDF286.26MB,下載54次
  • 發布日期:2024/01/29
  • 最後更新時間: 2024/04/29
  • 點閱次數:449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