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瀚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瀚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績優創新企業-中小企業組
運用生技力改造農業 提供極端氣候的新解方
最早的生物技術可追溯至遠古時代,例如古埃及人利用酵母菌來釀酒,或是利用微生物的發酵技術來做食品發酵,生物科技的運用範圍與領域是多數人無法想像的寬廣,而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生物科技」(又稱為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發展已久,一般是指利用生物體(含動物、植物及微生物的細胞)來生產有用的物質或改進製程,改良生物的特性,以降低成本及創新物種的科學技術。看見極端氣候變遷大幅影響農業,吳正邦自美返臺成立正瀚生技,要以生物科技創新推動永續農業。
打造幸福企業 吸引人才到位
近年來,每當媒體報導提到科技發展趨勢,生物科技都一定名列其中,現今學術研究領域則是傾向將生物科技相關產業分為醫藥與農業兩大領域,前者包括醫藥品的開發、醫療技術方法的研究、疾病的檢測試劑;後者包括植物新品種的研究與開發、植物品種權的保護、動物疫苗、及農資材、保健產品等開發。
走進正瀚生技坐落於南投市中部科學園區中興園區的企業總部暨研發中心,少有人不發出豔羨的讚嘆。斥資新臺幣20億元,流線造型、現代感十足的綠化建築設計,除了做為企業辦公總部,也有15座功能系統銜接的實驗室、10間精準模擬環境條件的人工氣候室、以及4棟適應主要作物栽種方式的試驗溫室。
另外還設置員工餐廳,每日更換菜色讓員工盡情享用,戶外更設置了與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產學合作的森林療癒咖啡廳做為員工休憩區,無論是員工或是訪客,都能在這裡品嘗到風味物質研究中心嚴格評選的世界精品咖啡,說是幸福企業一點都不為過。
「生技產業最重要的資產就是研發人才,而我認為全世界最好的人才就在臺灣。我的目標是招募300位碩博士生投入研發,目前僅有75位到位,提供這些理所當然的軟硬體設備、環境都是小事。」正瀚生技董事長吳正邦語氣中帶著些許急迫感,雖然開出高於業界的平均薪資,但招募速度不如預期,仍讓吳正邦需才孔急的焦慮難以放下。
美國發跡 回臺啟動農業創新
畢業於逢甲大學合作經濟系的吳正邦,原本所學與農業其實沾不上邊,但大學畢業後自行創業進口自動控制系統,從此與農業結下不解之緣。後來因為資金籌募的關係,吳正邦將生產線移轉至美國,靠著研發孵豆芽機的機器租賃,提供一條龍式的服務,讓美國事業蒸蒸日上。
之後因為深具遠見,看見極端氣候變遷將大大影響農業,在美創業30年之後,他回臺投資重金、招募人才著手研發具高效、精準、低碳特點的植物生長調節劑(Plant Growth Regulator,簡稱PGR)和專用肥料產品,研發上市的近20類PGR產品行銷全球多國,大大減少糧食作物的收成時間、提高翻倍產量,因此吸引全球農化產品第一通路商Nutrien集團與正瀚策略結盟,強強聯手,不僅大幅提升正瀚創新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效率,亦降低國際市場行銷和人事成本。
對Nutrien集團而言, 正瀚產品是口碑好獲利高的產品,Nutrien集團後來也投資正瀚的股份,雙方建立堅實的互賴雙贏合作關係。
「現在是農業大革命的時代,極端性氣候原本預計是100年後才會出現,但是現在的影響已經是無法避免,人類如果不加緊腳步改變,只能眼睜睜接受無法想像的後果。」吳正邦語重心長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是0.35‰,現在是0.4‰,看起來只微幅增加了0.05‰,卻已經成為改變全球生態的極端性氣候關鍵。
淨零碳排 農業固碳力是關鍵
有鑑於此,減碳行動成為顯學,歐盟將於2026年開徵碳關稅、臺灣政府也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一時之間碳權、碳匯、碳中和、碳關稅、低碳經濟等相關議題傾巢而出。吳正邦指出:「最大的解方就是植物,因為植物會行光合作用,當二氧化碳吸收大於排放,會有負碳的結果。」
然而事實上,種樹造林緩不濟急,現今最大的排碳產業之一,就是農業。農民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施肥當然無可厚非,但因為總是有「買保險」的心理作用,過量施肥的狀況屢見不鮮。過量施肥不只造成土壤劣化,影響作物生長,也是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最主要的來源。
根據環保署公布最新的「2020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我國農業部門溫室氣體來源中,「農耕土壤」所排放的氧化亞氮(N₂O)為最大宗約46%,其次才是水稻種植及畜禽腸胃發酵所排放的甲烷(CH₄)等。「土壤裡面會封存很多的碳,但是農民都會去翻土,一翻就會把土壤裡面的N₂O釋放到空氣中,N₂O的暖化潛勢是二氧化碳的296倍。」吳正邦說明。
顯而易見的問題是,極端氣候的影響愈趨劇烈,糧食短缺與分配不均的問題也愈趨嚴重,而當歐盟《綠色新政》提出2030年全球農藥必須減量50%、肥料減少20%的目標,如何在維持產量下達標,並降低碳排放,是全球農業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也就是說,除傳統排碳大戶的工業、科技業外,自身具有光合作用固碳力的農業,更是協助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此外,蓋茲基金會2022月發布報告也指出,農業改良是解決糧食危機的長期解方,創新才是對抗極端氣候、全球疫情的突破口,而這也正是正瀚對全球農業發展能有所貢獻的強項領域。
印製專書贈閱 推廣農業碳匯
為了推廣土壤固碳觀念,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特別於2021年出版《全球土壤再固碳:推薦管理措施之技術手冊》,吳正邦發現這套書對於臺灣淨零碳排發展的價值,因此召集10位碩博士級研發人員進行翻譯編撰,甚至要求中文版要與英文版排版一致,才能讓讀者容易對照閱讀。此套書共耗費三個多月的時間、投入超過千萬元發行、印製與推廣,將1萬套中英文版套書免費致贈給有需要的個人與機關團體,並提供中文版電子書下載。
如此大費周章卻不求任何回報,甚至還引發外界質疑其動機,吳正邦並不後悔,「我認為有價值就去做,這當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讓更多人知道或是去關心淨零碳排到底是什麼,引發越多人關注,才越有可能改變。」正瀚希望藉此推廣「以農業支持生態系統永續」的土壤碳匯議題,協助臺灣達成永續循環淨零排放的長遠目標。
近年正瀚營運朝多角化經營策略,彰化彰濱發酵廠規畫循環農業產品開發,導入物理、化學和生物的革新技術,將農業剩餘物如禽類羽毛轉化為有益於提升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寡醣類和胜肽類產品,循環利用到糧食種植生產中,胜肽類分子植物可直接吸收後進入體內分解使用,「簡單來說,就是把已經要廢棄的蛋白質,重新分解組裝,做為最好的氮素來源。」
除此之外,正瀚也透過創新農業技術協助臺灣國產咖啡與茶葉等地方特色產業躋身國際。除了前述所成立的風味物質研究中心,正瀚也與南投竹山茶農合作推動「平地高山茶」,綜合分析後開發高效肥料、再搭配田間管理技術,以營養補充、優化配比等方式,克服不同海拔產區當中環境因子的障礙,實現「平地種出高山茶」,提升臺灣國產茶的特色與競爭力。
可以說,對於臺灣農業所可能遇到的問題,正瀚能透過自身團隊精準且深入的研發與測試,協助農民改善或改良,為臺灣農業注入活水,找到出路。
產學合作 培育高階生技人才
臺灣以代工產業稱霸全球,當然也帶來經濟奇蹟,全世界知名品牌大多都是由臺灣代工製造,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懂得目光放遠的創業家都知道,代工可以是起步,卻不能是終點。吳正邦坦言不諱:「要做研發,當然需要龐大資金與長久時間,但絕對是必走的路,不管其中有多少血淚。沒有研發的能力,人家可以隨時把你換掉,公司的命運還得看人臉色,不是長久之計。」
「不做Me too,追求創新」是正瀚的產品開發原則,正因如此,「人才」就至關重要,而正瀚對於臺灣人才的培育、訓練與投資,在業界也是有目共睹。2022年,「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在與正瀚共同合作之下成立,以新農業為核心,招收碩博士生,培育國家重點產業所需高階人才。
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院長王升陽表示:「新農業是循環經濟體系中生物循環及工業循環的重要核心,正瀚以研發為導向,擁有多項國際專利,在政府的產官學培育計畫中,我們與多家企業合作,正瀚是其中最大的贊助者,吳董事長對於培育高階農業人才的不遺餘力,精準掌握國際農業的創新能力,都讓我們佩服不已。」
在雙方合作的產學計畫中,正瀚預計8年共將投入2億元進行人才培育,除了提供獎助學金給循環經濟學院的碩博士生,學生畢業後也能優先進入正瀚就業,另也設立「正瀚生技創新獎」,希望藉此吸引優秀青年投入高階農業技術研發。
很多人不解,吳正邦在美國的事業明明已經經營得有聲有色,30年積累的成績早就在美國農業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為什麼在可以退休的年紀又選擇回到臺灣再次創業?吳正邦笑說:「也沒什麼特別的理由,就是想回家了,也想為臺灣農業做點事。」他很清楚,減碳與循環經濟當道,生技產業的商機是半導體產業的最少10倍以上,以正瀚的實力絕對大有可為。
此外,相較於美市場大,高階生技人才的就業選擇多,臺灣高階人才除了教職外,研發類的出路少,然而臺灣其 實有許多優秀的博士級人才,更讓他看到臺灣農業研發的潛力,沒有道理不回臺灣提供更多機會,讓適當的人才有所發揮。
員林出生、臺中長大,吳正邦選擇以熟悉的中部出發,不畏懼困難及挑戰,堅持要在臺灣走出不一樣的路,領導正瀚實現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經營創新、教育創新,帶領臺灣的農業技術人才接軌國際,站上世界的舞台。
品牌秘笈
- ● 研發契合現代農業生產需求之高效、精準、低碳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肥料產品,取得美國環保署(EPA)13張植物生長調節劑原體登記證,為目前美國市場前三名;也已取得18張產品登記證,現為美國EPA中氯化膽鹼之原體獨家登記廠商。
- ● 為找到臺灣農業更多可能性,於2013年回臺灣落腳中部,投資新臺幣20億元建置企業總部暨世界級研發中心,更創建全臺灣範疇最為完整的植物研究中心,研究範疇涵蓋植物生命週期、從化學新藥到生物製劑新藥、從作物本身到生態系統,契合永續環境與農業減量的全球趨勢。
- ● 配合政府推動5+2產業創新政策,執行38項產學專案計畫,提供學生實習機會,匯聚臺灣及國際農業生技人才,引領臺灣邁向精準農業,進一步提升臺灣在農業生技領域的國際地位。
得獎感言-正瀚生技(股)公司 吳正邦 董事長
感謝經濟部及評審委員們的肯定,榮幸獲頒國家產業創新獎績優企業殊榮,對正瀚生技團隊是最大的鼓勵。
正瀚生技成立第十年,致力於開發作物與環境友善,可提高農產品產量與品質、改善風味,並兼顧食品安全與環境保護的農業生技產品。正瀚生技掌握全球糧食安全、高氣候韌性、低碳永續及優質優產的商機,勉力為臺灣農業生技產業發展奉獻心力,其創新技術實力創造出屬於臺灣研發的世界農業生技新藥產品,躍升國際。本公司將持續精進技術創新,期許為全球農業的進步盡一份心力,提供客戶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協助農民生產安全優質的糧食與食品,保障民眾的食品安全與品質,實踐企業願景,朝向永續經營的目標邁進。
圖片列表
檔案下載
- 第八屆產創獎專輯 更新最終版 PDF286.26MB,下載54次
- 發布日期:2024/01/30
- 最後更新時間: 2024/04/26
- 點閱次數: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