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泓橋廚餘再利用團隊

泓橋環保

|廚餘再利用|

團隊創新領航-泓橋廚餘再利用團隊
泓橋環保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8年心血結晶 廚餘變有機肥僅需3小時

「你我用餐後吃剩的廚餘,3小時後變成堆肥。」這樣超快速的生化科技,不是親眼看到實在令人難以相信,但是臺灣做到了。幕後功臣是泓橋環保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煬博士所帶領的團隊,為了這3小時,他們整整走了18年。

走進泓橋廚餘處理工廠,我們看到資源回收車載著來自桃園市各區的廚餘進廠,從進料開始,每個SOP都以效率為考量。首先堆高機將數桶廚餘送進專利自動翻桶機,單次處理僅需20秒,單日處理量可超過60公噸。

整個流程唯一需人工介入的部分,是去除誤丟入廚餘的垃圾,包括塑膠袋、湯匙、包裝等,所有環節完全自動化,包括:從混入副資材以調整水分與碳氮比再進行粉碎,提高後續脫水效率;脫水過程將殘渣與液體分離,形成乾渣與營養液。

營養液經篩選及酵素作用後,直接提供給具有水污染防治許可證的合作畜牧場運用,全程無廢水產生。畜牧場依自行需求添加酒糟、豆餅等高溫烹煮,讓豬隻食用。

至於脫水後的廚餘乾渣,則是放入預拌機裡混合專利酵素,送入攝氏90度的反應爐進行發酵反應、高溫殺菌。最後烘乾、散熱,就形成可以直接使用的有機肥,全程僅需3小時,就能將輸入的60公噸廚餘轉化成15公噸有機肥。其他許多廚餘處理廠若要解決同量的廚餘,可能需要花上數月。

值得一提的,憑藉通風設計及酵素利用,泓橋環保科技廠內聞不到刺鼻酸味,地板與機台更是乾乾淨淨,翻轉了大家對廚餘處理廠的印象。且機台電腦設備同步連結環保局,從進料到成品輸出數量,螢幕看得一清二楚,完全自動化監控。

尋找適合酵素 自行開發量產設備

18年前,張永煬的弟弟張永祺(現泓橋技術長)在公司創立初期,即投入中興大學及中研院楊秋忠院士的相關研究計畫中,也與中興大學、中研院簽訂產學合作。

楊秋忠院士為國內「微生物肥料」催生者,泓橋與楊教授主導的中興大學研究團隊展開合作,尋找適合用於廚餘轉化的科技酵素,解決日益嚴重的有機廢棄物處理亂象。8年前終於成功利用「酵素反應劑」催化作用,創下全球最快3小時內將廚餘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的紀錄。

這種發酵處理方式能避免焚燒造成的大量碳排放及廚餘掩埋的衍生問題。對農民來說,更是降低了有機肥的取得成本,且農作物吸收的是天然的營養成分,不傷害土質,也不會污染地下水。

這項新科技須搭配能夠大量轉化廚餘的硬體設備,否則處理功效及時程會大打折扣。然而泓橋在市場上找不到符合所需的設備,只好自己開發。

出生於桃園觀音鄉務農家庭的張永煬,逢甲大學財稅系畢業之後,陸續攻讀取得工業工程管理碩士、科管研究所博士學位,他運用所學,率領技術團隊進行廚餘自動化進料、粉碎、脫水、酵素發酵設備整合工作,並且開發出佔地規模最小、需求人力最少、產量最大及處理速度最快的設備,泓橋更因而取得「將有機廢棄物快速製成有機肥料的方法」、「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等多項專利。

泓橋的廚餘轉化設備所需基地面積僅800平方公尺,約略2個籃球場面積。以往廚餘採用的傳統堆肥法,要3到6個月才能經由自然微生素分解成堆肥,現在利用專利酵素及專利設備技術分解廚餘後,只要3小時就可完成有機肥料及豬隻營養液製作。經統計驗證,每條自動化生產線,平均1小時可處理10噸廚餘,以1天8小時工時計算,每天可以處理80噸廚餘,產製約40噸有機肥。

泓橋的新廚餘處理科技技術,由於去化速度快速,因此工廠周遭環境,除了廚餘進場時有原先的發酵味道外,處理完的廚餘則轉化成帶有木屑香氣的有機肥。產製製程高溫殺菌達99%,可防止口蹄疫、非洲豬瘟及其他法定傳染病菌,尤其是全程低碳排,遠低於焚燒產生的高碳排污染,可做為國家綠能減碳政策示範。這項優勢,更讓護國神山台積電決定選擇以此技術降低事業廚餘碳排量。

低成本有機肥 加碼豬隻營養液

泓橋每日大量生產的有機肥料,除提供工廠所在地觀音區農民免費索取外,另以每公斤2元的低廉價格(市價有機肥料約每公斤8~16元)賣給其他桃園市行政區及外縣市農民,有效降低農民生產成本,目前已合作成功產出的農產品案例包含苗栗草莓、大溪稻米、觀音西瓜等。

至於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水則轉化成豬隻營養液,由於經過碎解過濾及密封保存,不但可成為豬隻養殖戶的飼料基底液,還可避免廚餘發酵的酸敗氣味外洩及廢水排放污染。飼料基底液已去除廚餘殘渣,相對減少豬隻養殖戶的飼料蒸煮時間,有效降低蒸煮飼料的成本及碳排量。好處多多因此豬隻營養液供不應求。

泓橋的廚餘處理技術,也透過外交部及Discovery頻道的專業介紹,讓全世界看見這項被國內外媒體譽為「廚餘變黃金」的臺灣驕傲。目前已有7個國家及臺灣10個縣市準備商談或已共同合作使用這項專利。同時,泓橋環保科技也與農委會積極討論國內液體飼料專法,規劃成立豬隻營養液共同處理中心,讓臺灣黑豬及畜牧業肉品,可以行銷全世界。

防治非洲豬瘟 成為全國處理典範

泓橋現為桃園市政府委託去化生熟廚餘的合約配合廠商,2021年9月,行政院為防杜非洲豬瘟,宣布全國禁止廚餘養豬一個月,讓廚餘去化成為各縣市最頭疼的環保問題。泓橋配合桃園市政府防治非洲豬瘟計畫,每天去化桃園市產出的熟廚餘量最高達100公噸,成效為全國去化熟廚餘典範,環保署及全國各環保機關均爭相到場觀摩。

2021年11月英國COP26全球年度氣候峰會中,前桃園市副市長高安邦先生以「廚餘科技2.0桃園廚餘快速醱酵處理廠」專利技術,在研討會中發表及分享經驗,讓臺灣這項新科技驚艷全世界。

張永煬表示,未來希望因非洲豬瘟而禁止廚餘飼豬的政策能有所突破。他進一步說明廚餘本身營養價值高,若是能將有機營養液(廚餘脫水後濾出的液體)經過處理、殺菌、檢驗成分,轉換成豬隻可以食用的飼料,將能解決政策對臺灣豬廠的經濟衝擊。

泓橋已與養豬協會針對成份檢驗進行討論,期待能夠政府的飼料營養標準規定,進而申請液態環保有機飼料,進一步回饋鄉里社會。

廚餘是再生資源 實現循環經濟

為響應世界減碳潮流及ESG 趨勢,泓橋邀集產官學菁英共同投入「廚餘2.0計劃」,朝解決廚餘問題、改善農地土壤硬化及低碳排量的三合一目標前進。

「廚餘不是廢棄物,更不該造成地球的污染負擔,」張永煬說,只要妥善運用廚餘再利用的專利技術,絕對可達成農產品→廚餘→再利用專利技術→有機肥→農地→農產品的循環經濟,「這也是我父親強調的『吃果子拜樹頭』,這何嘗不是一種環保永續觀念!」

張永煬說,父親是日治時期的狀元,除了重視教育,更秉持飲水思源、資源返歸土地的理念教導我們,「阿爸生前殷切期盼我事業成功之餘,一定要照顧辛苦的農民及觀音鄉這片貧脊的農地。」父親生前的期許,是張永煬研發廚餘去化、降低農民肥料成本及活化農地的原動力,即使耗費近18年的資金、心血與時間,張永煬從未氣餒與後悔,因為讓辛苦農民有肥沃的土地、有便宜的有機肥料,就是他對父親遺願的最佳承諾。

展望未來,泓橋將繼續朝ESG的企業永續經營目標前進,並以減碳的專利技術,創造「碳交易利潤」、「減碳後碳權」,讓需求企業得以購買或創造利潤。同時,他也期許公司能成為臺灣ESG政策標竿企業及創造國際認證碳權的綠能環保公司,更希望以獨步全球的環保科技、創新的資源再利用技術,盡到維護地球環境的責任,進而創造臺灣另一個循環經濟的新價值產業鏈。

練功心法

  • ● 投注18年心血,成功培育出3 小時即可快速分解廚餘的酵素菌種,配合研發自動化生產設備專利及流程,可大量去化廚餘並轉化量產有機肥料。
  • ● 每日去化桃園市熟廚餘,最高一日達100公噸,有效協助防杜非洲豬瘟,成為全國各縣市環保局參訪廚餘處理作業的首要對象,為降低各縣市廚餘處理預算及解決廚餘去化問題做出貢獻。
  • ● 酵素分解廚餘技術全程無焚燒、低碳排,解決過去廚餘及傳統堆肥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符合世界減碳潮流,讓臺灣土地更進一步邁向循環經濟發展,吸引國外媒體爭相關注報導。
  • ● 碎解除渣後的豬隻營養液及量產後的有機肥料,經過安全殺菌,降低本土黑豬飼養成本及防疫成本,提升農牧業產品產量及品質。

得獎感言-泓橋環保科技工程(股)公司 張永煬 董事長

泓橋環保科技公司以科技酵素及獨有專利自動化量產流程,讓各縣市大量惱人廚餘,透過「廚餘2.0快速發酵廠」中的廚餘回收再利用技術,於3個小時內轉化成有機肥料。

此技術不僅協助各縣市政府環保機關解決惱人廚餘問題、非洲豬瘟防疫工作,同時,3小時就能將80公噸生熟廚餘製成有機肥料的專利技術,直接改變過去堆肥或焚燒的傳統處理方式,也讓廚餘造成的地球土地污染、空氣汙染及碳排量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廚餘2.0快速發酵廠」占地小、轉化效率高,廚餘轉化後所產出的有機肥料及豬隻營養液,除降低農戶種植成本、增加產值及改善土壤酸化問題外,豬隻營養液則可成為豬隻養殖戶的飼料基底液,讓環保機關頭疼的廚餘問題,成為回收再利用的重要資源。

 

檔案下載

  • 第八屆產創獎專輯 更新最終版 PDF286.26MB,下載15次
  • 發布日期:2024/02/01
  • 最後更新時間: 2024/04/30
  • 點閱次數:10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