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黃家宏 副組長

黃家宏

黃家宏 副組長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精微成形研發處處理組

創新菁英-一般個人組


為舊技術賦予新能量 為熱處理產業創造新價值

畢業於明志科大的黃家宏,受母校創辦人王永慶的影響甚大,進入金屬中心後,信奉「勤勞樸實」為精神,全力投入金屬加工的熱處理技術研發。多年來不僅研究成果豐碩,同時也讓技術在產業落地實用,賦予臺灣製造業創新價值,並協助業者降低成本、開拓藍海市場。如今黃家宏除持續協助臺灣產業升級,也致力於技術傳承,讓創新之火持續照亮臺灣。

金屬產業對國家工業發展至為重要,熱處理又是金屬加工製程的關鍵技術。臺灣的熱處理產業聚落集中在南臺灣,為促進產業創新,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精微成形研發處處理組副組長黃家宏,帶領團隊透過「運用FY109關鍵產業用高值金屬材料暨製造技術國產自主研發計畫」產出的「熱處理收料裝置」專利,協助企業開發微型齒輪熱處理製程及設備,並提升耐磨性與強度,藉此切入高值化產品市場。

在此同時,黃家宏也投入金屬製品熱處理及表面處理技術研發,從而提升模具壽命及功能性,國內廠商因此延長模具兩倍使用壽命,同時擴增產值、促成廠商的製程技術與設備投資。

近幾年積極協助臺灣熱處理廠商突破困境、發掘新價值的黃家宏頭銜眾多,除了任職於金屬中心之外,他同時也是「台灣金屬熱處理學會」副秘書長,之所以會在忙碌研發工作之餘仍然身兼多職,他指出金屬中心的核心本就是產研合作,因此儘管研究工作繁重,仍必須深入了解產業發展趨勢與痛點,「兼顧兩者難免辛苦,不過如果能確實幫到產業,我覺得非常值得。」他說。

王永慶啟發 堅守勤勞樸實精神

幾乎沒有假日地全心投入工作,黃家宏自認是受到「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啟發。黃家宏1992年考入明志技術學院(2004年改名為明志科技大學),他回憶當時創辦人王永慶每年都會到校,勉勵他們砥礪心志、努力向學,「對於當時還是大學生的我,王永慶先生的訓話內容對我的影響很大,明志校訓『勤勞樸實』也成為我的處世之道。」

明志科大除了養成黃家宏的技職專業與處世態度外,也讓他與金屬中心結緣。當時技職學校高度要求產學合作,大三時他拿到金屬中心的實習名額,一整年都在鑄鍛、焊接、成形的日子裡度過,由此習得一身金屬加工技藝,並在大四的工讀成果競賽中拿到第一名。明志畢業,黃家宏考上臺南大學材料研究所,進一步強化金屬加工專業,之後兵役結束在金門大學與嘉南藥理科大兼任講師,最終在2009年又回到金屬中心,從此正式開始金屬加工技術研究之路。

回到金屬中心後,黃家宏馬上迎來第一個機會。金屬中心的作業是任務取向,每個任務都由資深人員帶領,當時金屬中心精微處處長黃昆明認為黃家宏雖然剛來報到,但看到相關背景和工作態度後,決定提報他負責開發「精微連續熱處理設備」。

「這雖然是機會,但也是挑戰,一般的科專計畫時間是三年,但黃處長要求在兩年內從零開始完成開發,壓力非常大。」黃家宏進一步提到,金屬中心的研發需皆需在產業落地,因此從材料到機構設計,都必須與產業結合。

他還記得當時為此希望獲得產業協助製造規格特殊的熱處理設備,經過長期溝通才取得對方信任,由董事長交辦公司內所有人鼎力協助,「後來我們成為合作緊密的夥伴,直到現在,我們團隊需要的多數設備都由他們協助開發,當然我們也敞開心胸,釋出技術核心內容,這是產研共創雙贏的典型成功案例。」

導入智慧化 升級設備

此「精微連續熱處理設備」是黃家宏一項具指標性的創新研究,開發全國第一台智慧化精微連續熱處理設備,此設備主要應用於微小工件的熱處理,可用於研究開發和商業生產。當時計畫的 主要目標,是讓金屬中心精密熱處理爐升級為智慧製造,透過智能監控掌握工件加工品質。

這套系統非常複雜,必須先針對主爐區分採6區溫度訊號,同時建立區域分數, 每區除了採集溫度訊號也搭配輸送帶,初期自訂規範門檻上下限,以±5%為上下限範圍。以電子式質量流量控制器控制4種關鍵氣體,並採集這4組流量訊號,初期自訂各氣體之學習規範門檻上下限。

此外還要建立前兩階段分數權限配比與深度學習模組(Deep Learning), 輸入學習數據供系統精修門檻,並使用驗證參數確定系統精準度,當產品持續加工,各區域規範門檻逐步自我精修,達到系統自我深度學習,最終達到智慧化目標。

黃家宏回憶,2019年度導入智慧製造能量時,當時的金屬中心林秋豐執行長透過計畫補助並大力推行,「這項計畫能順利完成,可以說是拜林執行長所賜,他同時也是我在金屬中心職涯的貴人之一。」

在研發技術的同時,黃家宏也致力於產研合作。金屬中心團隊研發的「精微金屬零組件熱處理設備及技術」已有多項產業化應用實績,協助廠家產品之附加價值提升約2~5倍。

「不銹鋼表面改質處理技術研發」,則是透過不銹鋼表面改質處理技術展現價值,並搭配「不鏽鋼表面處理方法」、「金屬工件表面改質方法」等2項專利技術拓展產業應用,預期可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並跨入高階應用供應鏈,擴增訂單量每年2,000萬元。

第三項研究貢獻則是引進國際標竿高壓氣淬真空滲碳熱處理技術,成立國內唯一高壓氣淬試作平台,透過高壓氣淬真空滲碳熱處理系統模組技術深化與整合,達到金屬加工製品的高精度、高附加價值目的。

傳承專業心法 提升產業競爭力

如今黃家宏仍帶領金屬中心團隊致力投入創新研發,每天在實驗室、廠商辦公室與各聯盟、協會之間奔波,持續為臺灣的金屬加工產業盡力。當年負責第一件專案時的單兵作戰經歷,也讓他體會到團隊戰力對專案研發的重要性,因此他積極培養新人,並傳承經驗、勇於交付重責。

「所謂的經驗傳承不只是專業技術,還必須包括如何與廠商溝通?工作不如預期時心情如何調適?對技術研究和成果推廣來說,影響都相當大。」黃家宏說。

對於未來規劃,黃家宏仍將秉持「勤勞樸實」的人生理念,同時也勉勵同仁堅持創新之路,將新技術、新觀念導入至設備中,提升產品品質與機台壽命,推動臺灣的熱處理產業升級,強化國家競爭力。

得獎感言-黃家宏 副組長

此次獲獎,感謝各位評審委員賞識,本人積極拜訪國內產業、廠商,深入了解廠商產業現況及痛點,並結合各領域專家積極協助產業解決痛點,帶來產品創新加值及產業創新升級。

本人向來秉持「一起努力,使命必達,飲水思源」,期望為國內企業盡一份心力,而技術層面適當切和產業需求,絕非一人之力能夠達成,此次本人獲獎,也感念背後整個團隊的力量,才能持續為產業做出貢獻,謝謝各方委員大力賞識,未來本人會持續精進,將觸角伸向其他產業帶來貢獻。

檔案下載

  • 第八屆產創獎專輯 更新最終版 PDF286.26MB,下載15次
  • 發布日期:2024/02/05
  • 最後更新時間: 2024/04/26
  • 點閱次數:11
回頁首